幼儿本该是环境的主人,然而许多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却存在只见材料不见幼儿的现象,或者存在教师作品多、幼儿作品少,装饰多、教育少,独立多、联系少,结果多、过程少,材料多、层次少,静态多、动态少等问题。许多教师经常为环境创设一筹莫展,为如何布置环境烦恼,为幼儿不关注、不喜欢而发愁,为更换布置好的环境创设而心疼……
幼儿教师如果对班级环境的创设进行研究,明确有意义的环境必须要理解儿童和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,适合幼儿年龄特点,创设与“最近发展区”相适宜的学习与生活环境,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。
小班突出真实情境性
小班幼儿的思维方式具体直观,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围绕问题点,运用多种感官,在吃、摸、闻、尝、玩等活动中探究事物,解决问题,获取经验。小班孩子好模仿且常把假想当真实,在他们的意识中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的,所以要突出情境性。
墙式环境立体化——我们尝试将墙饰与地面、桌椅有机融合,让游戏更生动。例如,快乐毛毛虫主题游戏中,教师将墙面互动游戏拧螺丝、扣扣子等内容与地面运动游戏相结合,利用桌子进行钻爬活动、利用椅子走平衡木、利用轮胎练习跳,然后摘果子,回到温馨的小屋,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立体化的运动游戏区,融大肌肉、小肌肉运动和认知能力为一体,孩子们玩得开心至极,多种教育目标自然渗透。
区域游戏环境情境化——小班孩子的学习应在一定的情境中自然愉快地习得。例如,我们结合动物主题,在美工区用轮胎布置出青蛙、小鱼等动物形象,幼儿为它们穿花衣、做鱼鳞等。再如,纸箱百变山洞、球宝宝大变身、纸箱美容院、小小司机、快乐大城堡、烤串等,一个原本剪剪贴贴、涂涂画画的美工区有了情境后立刻变得生动鲜活起来,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大增。
中班突出操作体验性
中班幼儿生活经验逐渐丰富,喜欢提问,喜欢通过操作体验感知事物,从而获得直观的经验认知。针对中班孩子思维方式具体形象,认知依赖于与真实材料的互动和感知,教育活动可以突出体验性。
围绕探究事物的问题线,在教师的支持下,孩子们可以与大量的活动材料产生积极互动。例如,结合主题开展飞机场游戏。在班级布置体检中心、小小宇航员、T3航站楼、飞机玩具大卖展等环境时,把益智区、科学探索区的游戏材料融入其中,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提高游戏水平;结合“爸爸去哪儿”的主题活动,生成系列区角,例如化妆间里为幼儿提供领带、钱夹、工具箱、安全帽等与爸爸身份、职业相匹配的材料,供幼儿游戏选择;在“画笔梦工厂”等主题活动背景下,墙饰呈现“比一比、排一排”“摸一摸、画一画”等互动操作环境,既丰富幼儿对各种画笔的认知又利用废旧画笔玩起排序的游戏。在这些丰富有趣的环境中,孩子们的学习变得投入、专注,多种能力获得发展。
大班突出合作探究性
大班幼儿喜欢合作,乐于探究。教师可围绕问题网支持幼儿进行小组计划、区域招募、连续观察与记录,实现主动、连续、共同的探究行为,满足幼儿的好奇和探究欲望,教师可以突出合作探究性教育。例如,在树叶主题中,我们创设“怎样给树叶保鲜”的探索环境,墙面是幼儿的探索记录,墙角下是实验场。幼儿把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进行记录,并把结论进行梳理。
教师在游戏环境中要注意引导合作,尝试结合班级主题及幼儿兴趣开展班级合作游戏室。例如,琪琪画室,让琪琪成为游戏室的主角;小小木工屋,是男孩子们游戏的主阵地;树枝创意室,更是吸引着众多爱创新的孩子流连忘返;管子主题馆中,孩子们利用长短、粗细、软硬不同的管子进行探索性创意游戏,感受不同管子的特质和用途。
教师能够尊重年龄特点,为幼儿提供探究性、体验性、情境性的环境,将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并获得多种能力的提升。
(作者单位: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)
《中国教育报》2018年04月08日第2版 版名:学前周刊·管理